义乌(苏溪)国际枢纽港位于义东北,是依托甬金铁路和宁波舟山港集港务、关务、船务为一体,以海铁联运为特色的综合性枢纽港区。义乌(苏溪)国际枢纽港的建成,将助力我市形成全新的小商品贸易网络和物流通道,全面提升国际陆港能级。
为放眼全球、对标国际,义乌市自由贸易发展区管委会、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开展义乌(苏溪)国际枢纽港规划与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征集活动。方案征集分为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两个层次:概念规划范围34.5平方公里,重点地段城市设计范围3—4平方公里。
2024年3月18日发布征集公告,共收到89家应征机构(包括境内58家,境外31家)组成的34个联合设计团队应征。经过90天的角逐,来自国内外的四家联合体分别提供了四个征集方案,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7位规划设计领域资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审,投票评选出2号和3号2个入围方案。
现将2个征集方案成果
向广大市民公开展示
未来枢纽,智域港城
国际商贸枢纽第一港、国家数智港城示范区、浙江新质产业增长极、义甬开放通道新门户。
规划“4+X”特色产业体系。其中,“4”是指4类适港型新质产业,包括全程供应链服务,以及高价值光电信息、高技术轻工纺织、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的跨境电商产业;“X”寄寓苏溪向品质型都市产业转型,发展高端芯片及智能终端、创意设计研发、商务贸易金融和消费新业态等。
“港园南聚、产城北兴”,将港口部分功能前置,独立设置港前功能区;新建港内直连专属货运通道,全面导入智慧敏捷的集疏运管理系统,实现港内车辆智能化、港口作业自动化,提升义乌(苏溪)国际枢纽港的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。
遵照港城互动规律,统筹安排港口及临港物流、适港型产业、城市公服三者关系,按照“核心”“衍生”“拓展”功能圈层进行总体布局,形成“一核两心三轴,一带双城十区”空间结构体系。
港产城多维联动
共塑绿新枢纽城
义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全球之窗的重要组成,紧扣绿色枢纽生态位,致力于打造全球国际绿色枢纽城。
重点发展绿新产业,升级全链物流生态,切入专业会展商贸,三措并举推动义乌(苏溪)国际枢纽港打造全球国际绿色枢纽城。
双轴四心——东西港产城联动轴+南北科创商贸联动轴;义乌(苏溪)国际枢纽港+航运中心+国际专业会展中心+苏溪文体消费中心。
从航运中心四向联动,向西推动传统产业往柔性制造升级并形成产业服务核心,向东对接义乌(苏溪)国际枢纽港的供应链管理职能,向北推动专业会展+滨水科创新社群发展,向南构建物流+山水科创复合职能。
沿着两条城市融合主轴,塑造绿新活力街道和低碳未来的城市界面,并在双轴交汇处——航运中心构建最优美绿色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中枢。
形成“三环多射”的货运通道链接义乌(苏溪)国际枢纽港,实现屏蔽过境交通以及城区货运交通快速集散,增强对腹地的辐射能力。
山水田园环绕,港产城融合发展。
森林与田园入城,打造山林四望、村田交错的生态景观系统。
东西港产城联动轴、南北科创商贸联动轴,两条城市融合主轴,构成港产城相互融合、嵌套的主要载体。
链接四港与多物流节点,打造义乌(苏溪)国际枢纽港北部供应链中枢。
信息来源/义乌市融媒体中心